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文件

 

 

 

 

钢协[2012]67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      

 

 

 

 关于申报2012年冶金企业管理

现代化创新成果的通知

 

 

 

 

有关单位:

为促进冶金企业管理创新,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,按照《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发布办法》(2010年修订)的规定,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将开展2012年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的审定工作。现将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
一、从今年起,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将采用“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管理系统”软件申报,否则不予受理。

主要变化为:

1.每个管理成果申报书必须按“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书word模板”及填写说明要求认真填写,模板文件下载地址:www.cmsta.org.cn

2.《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书》纸件应由电子模板填写完成后生成的word文件直接打印生成。

3.申报书word文件和所有附件的电子版文件,由各申报单位归口管理部门,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“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管理系统”(网址http://211.103.229.55/cxcg/),统一上传申报。各单位网上申报用户名和密码请与钢协成果奖评处联系获取。

4.各申报单位登陆申报系统后,请尽快完善本单位的有关信息。

二、结合往年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情况,特别强调:

1.申报成果要符合科学性、先进性、可行性、效益性和创新性的要求。

2.申报成果名称应反映成果内容,不要有单位名称;成果内容严格按申报书格式要求填写。

3.成果创造人必须是直接参与成果的创造实践,并确有贡献的人员,按对成果贡献大小顺序排列,总人数不超过15人。每个成果创造人需填写《成果创造人情况表》,并在纸件上本人签字。

4.管理成果的效益应真实可信,其计算方法可参照《申报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》。

5.每项成果可提供附件包括:成果报告,成果立项证明,成果评价证明,成果在本单位和其他单位使用的效益、效果证明,发表论文及被引用情况证明等。

三、申报材料

1.纸制材料:

申报纸制材料共7份,不另加封面和包装。包括:

(1)完整申报书和成果报告、证明等附件1份,合并装订,附件要求是签字、盖章的原件,并在其封面右上角标记为“原件”;

(2)申报书简本(不含“成果创造人情况表”)及附件合并装订,一式2份;

(3)仅申报书简本(不含“成果创造人情况表”),一式4份。

2.电子版数据:

电子版数据由各申报单位归口部门统一从网络上传,包括:

(1)按“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书模板”填写并另存成的申报书正文Word格式文件,要求数据大小不超过3M,文件名称格式为“单位简称+项目简称”,如“鞍钢集团管控体系建设”。

(2)附件1:成果报告Word格式文件,文件名称格式为“单位简称+项目简称+报告”,如“宝钢人才培养体系报告”。

(3)其他附件:成果立项证明、评价证明、使用证明、发表论文及被引用情况证明等附件材料,要求是保留签字和盖章的PDFJPG格式文件。每个或每类附件制作成1个文件,建议多页文件采用PDF格式,单页文件采用JPG格式(每个JPG格式文件不超过250K)。文件名称应能表达其内容,如“***评价证明”、“***使用证明”等。

四、纸制申报材料应于2012610前寄()到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成果奖评处,电子版数据网络上传截止日期为2012531,逾期不予受理。

钢铁协会将在近期召开“申报管理系统使用培训会”,通知另发。

五、各有关单位可登录冶金奖励网站(www.CMSTA.org.cn)下载、参阅相关资料。

 

 

 

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成果奖评处   传真:010-65135278

联系人:吕辛、曲起010-6513527865133322-1320

地址:北京市东四西大街46号主楼320房间 邮编:100711

电子信箱:Lyuxin62@163.comquqi29@sina.com

管理创新成果申报网址:http://211.103.229.55/cxcg/

 

 

 

 

 

 

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二○一二年四月十七日

 

 

 

 

 

相关资料:

1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发布办法(2010年1月修订)

22012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书模板(Word模板文件,鼠标右键“目标另存”下载)

32012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书模板填写说明(Word文件,鼠标右键“目标另存”下载)

4《申报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》